传说,曹操临终前曾为自己在彰德府讲武城外设下“七十二疑冢”,以迷惑心术不正者,防后人盗墓取财。“七十二疑冢”的说法信者甚众,原因主要有两点。
【资料图】
《三国演义》故事真假论证:曹操究竟有没有设立“七十二疑冢”?
在罗贯中的笔下,曹操几乎被塑造成了大奸雄的角色:猜忌、狠毒、阴险,一流的借故杀人与借刀杀人高手,不仅收拾别人心狠手辣,对自己后事的安排那也是诡计多端。
虽然在2009年发现的安阳高陵被认为是曹操墓,据说有专家还在墓中发现了曹操小时候的遗骸,但目前学术界尚未完全达成统一,仍然有人质疑其真实性。
《三国演义》载曹操语录:“勿令后人知吾葬处,恐为人所发掘故也。”传说,曹操临终前曾为自己在彰德府讲武城外设下“七十二疑冢”,以迷惑心术不正者,防后人盗墓取财。
“七十二疑冢”的说法信者甚众,原因主要有两点:
其一,曹操在读者心中留下的奸诈形象,有理由说服后人以他的为人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;
其二,曹操生前为凑军饷就从盗墓上取得了不少财富,他有一支正规的盗墓军队,领头人叫发丘中郎将,下地的叫摸金校尉,专业程度一流。
那么曹操必定要想法设法防止后人重复自己的勾当,因此而设疑冢。
然而,真相究竟如何?曹操到底有没有布下这一招?
很遗憾,答案是没有。根据正史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记载,曹操临终前发的遗令如下:
“天下尚未安定,未得遵古也。葬毕,皆除服;其将兵屯戍者,皆不得离屯部;有司各率乃职。殓以时服,无藏金玉珍宝。”
由此番遗言可知,曹操不是个爱好奢靡的君主,而且思想还很开明,叮嘱臣子不必大兴丧事,一切从简,自己穿上与时令相应的衣服即可,陪葬品也不要,金银珠宝一概不随。
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:其一,没什么值钱的东西,曹操何必要设疑冢呢;其二,曹操语录在此,其中没有一句建疑冢相关的内容。
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中还记载过一件事,是在曹操去世前一年半的时候说的话。
他早早就开始规划自己的陵墓修建工作,并且下达了各项指令,包括:选址、形制,以及诸侯日后的陪葬区域等等,全部交代得明明白白,但就是没提疑冢的事儿。
那么,这个幺蛾子是从哪里凭空而来的呢?其实,唐代以前,就没有七十二疑冢”的说法,直到宋代文献之中才陆续有了记录,而民间故事里的传说则更加离谱,越传越玄乎,让人不得不信。
究其原因,或许是当时魏国封地中心邺县拥有连绵不断的起伏的墓冢,宋代人一看好家伙,你曹操也太能造了,搞这么多唬人的玩意出来。但事实证明,这些墓都是东魏与北齐时候的墓,和曹操没啥关系。
宋代之后,“七十二疑冢”的传说就更加广泛了,甚至到了明朝时期,人们都把它当成是正儿八经的史实来讨论。
而罗贯中就是受到了这些民间传说的影响,才虚构出了这样一个细节,来突出曹操的奸诈性格。
其实,这件事也可以从曹操的盗墓说起。他开启了那么多墓,看到了曾经显赫不已的达官贵族只剩一副遗骸,他们并没有因为丰厚的陪葬品而发生任何改变。
所以曹操看开了,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,何必呢?
通过以上论述,“七十二疑冢”基本可以判断为假故事,是罗贯中为了书籍效果而进行的艺术虚构。